深圳新闻网2025年1月26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科技之城涌动创新热潮,教育发展发动创新引擎。 在近日出炉的“2024年深圳改革大事”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不可忽略的一笔。而作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上的重要一环,高等教育又扮演着“源头活水”的角色。翻开深圳高等教育2024年的“成绩单”,会发现有那么多的浓墨重彩——深圳理工大学获批招生;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正式揭牌;深圳海洋大学(筹)获批设立;全市高校新增ESI全球前1%学科16个、前1‰学科4个……深圳正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雄心,演绎着高等教育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质量”。 “版图”扩大彰显巨大潜力 2024年是深圳高等教育建设再提速的一年。 如果要盘点2024年深圳的教育大事,“再添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定会榜上有名。这所承载着深切厚望的崭新高校,就是深圳理工大学。2024年5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9月29日,深圳理工大学正式揭牌成立。该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科设置、人才引进等方面采取创新举措,立志打造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标杆。 2024年12月27日,深圳第三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正式揭牌。这所以深圳技师学院为基础设立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紧紧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数字化、国际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两所新高校刚一诞生就展现出“黑马”之姿。深圳理工大学在首届本科招生中喜提“开门红”,录取最低分超本科线182分。而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投档线表现同样亮眼,普通类、美术和设计类均实现了一次性满额投档,最低投档分均超过本科录取控制线16分以上。招生数据如此“喜人”,折射出了社会各界对于深圳新建高校的认可与关注。 2024年,承载着推动深圳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重要使命的深圳海洋大学(筹)正式获批设立,同年12月,该校(一期)东校区(生活区)封顶,计划于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是深圳高等教育建设的又一重要进展,也让人们对于深圳高等教育的期待值进一步“拉满”。 “深圳质量”诠释高教实力 2024年是深圳高等教育质量再提升的一年。 2024年11月,随着南方科技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深圳高校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增至7个,而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则有48个,这两个数据分别比前一年增加了4个、16个,充分展现了深圳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快马加鞭”。据悉,深圳启动实施了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从全市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当中,遴选了一批一流学科培育学科,在资源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学科。 学科建设的又一成果,是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分别新增博士点10个、9个,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一、第二。这意味着,深圳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正在日益优化。 这一年,深圳高校的优质科研成果不断产出。这一年,全市高校共7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067项、增长9.1%,高出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一批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大科学装置,正在依托高校的力量加速落地,深圳的高等教育成为日益丰沛的“蓄水池”,吸引着更多顶尖人才与资源的聚集。 丰富样态尽显创新活力 2024年是深圳高等教育内涵再丰富的一年。 在职业教育方面,首批推动深圳4所高职院校联合18所中职学校、29家企业,开设39个长学制人才贯通培养试点专业,招生规模达2700人,共同打造长学制人才贯通培养的“深圳模式”。紧贴城市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双元”育人模式,为城市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深圳高职组共获得金奖11项、银奖12项、铜奖10项,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共斩获9金10银7铜,金奖数继续保持全国院校前列。 在教育国际化方面,2024年5月和11月,先后举办西丽湖国际科教城×9高校院所联盟赛艇联赛春季赛和秋季赛,邀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等国际高校赛艇队参赛,吸引社会资本赞助,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深圳打造教育开放高地的缩影。 经合组织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深圳中心落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启动招生;全市高校留学生增长至3800人,同比增长超100%……“朋友圈”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出圈”,到世界舞台上去唱响高等教育的“深圳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