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8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从确立规范入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5-1-30 13: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教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直接服务于人的成长和进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互促,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从法治层面推出应对措施,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防范教育异质化风险。

这两年,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多,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技术正在创造性地改变教育生态。得益于强大的文本、图像生成功能,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帮助学生进行资料检索与自主学习,也能协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说,教育已经迎来了从“工业时代”进入“数字时代”的契机。

总体看来,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育生态可以向三个方向演进:情景化、个性化和数据驱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能通过深度学习和生成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兴趣生成的内容资源,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充分融合,也让因材施教的梦想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教育而言当然不只是机遇,也是重大挑战。例如,巨大的技术红利植根于高昂的成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由于各地尤其是城乡之间经济水平、人才吸引能力的不平衡,人工智能的推广可能会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完整且符合逻辑的语句,容易导致学生形成路径依赖,进而弱化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已经出现的“AI写作文”“AI写论文”在学生群体中流行,就是征兆之一。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而言,人工智能还可能会冲击技术伦理及学术道德,导致学术作弊及学术诚信问题频发。

如何最大程度上趋利避害,确保人工智能循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还有赖于全社会的关注和探索。在各行各业中,教育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直接服务于人的成长和进步。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互促,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从法治层面推出应对措施,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防范教育异质化风险。

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安全、伦理风险,细化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相关行业的指导方针,梳理教育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规则,建立衔接配套的数据保护法规、政策,用法治为人工智能发展锚定航向,划出红线。此外,监管和指导的原则之一,是确保技术应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应该明确,人工智能的技术服务,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教书育人,“授业”“解惑”方面人工智能或有作用,但涉及更为重要的“传道”,我们只能也必须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未来的教育图景中,人工智能技术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发挥作用,有机融入教育体系之中,为教育变革创新注入动能。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