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沿海湿地 候鸟“远方的家”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5-2-7 21: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7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黑脸琵鹭、白琵鹭、东方白鹳、勺嘴鹬……随着北方气温大幅度下降,大批候鸟再次回到南粤湿地,为冬日增添了无限生机。据了解,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候鸟迁徙季,广东省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特别是滨海自然保护地等迎来了大批候鸟落脚“歇息”,其中迁徙水鸟数量估计达数十万。

在深圳,“明星鸟”黑脸琵鹭先于2024年10月底抵达,随后,黑尾塍鹬、红脚鹬、青脚鹬、大滨鹬、鸬鹚和赤颈鸭等上百种候鸟在此停留。韶关丹霞山、广州南沙、汕尾海丰、茂名水东湾、惠州大亚湾、阳江阳西等湿地也出现了万鸟齐飞的“鸟浪”奇观……广东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了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也成为了众多观鸟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万千候鸟年年到访,多地发现珍稀候鸟,表明广东湿地生态面貌及整体生态环境状况在不断改善。

位于深圳湾畔的福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不仅是繁华都市中一片珍贵的原生“绿肺”,还是全球候鸟迁飞大通道上享誉盛名的“五星级驿站”。近年来,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科技引领、智慧为舵,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候鸟生态安全网络,为“远方来客”保驾护航。据统计,福田红树林湿地已记录到鸟类272种。其中,2020年记录到超过全球水鸟种群估计数量1%的水鸟有黑脸琵鹭、普通鸬鹚、反嘴鹬、弯嘴滨鹬、凤头潜鸭、红脚鹬等6种。

自2020年起,保护区管理局便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精细化监测。借助23个4K高清摄像头和31台红外相机,湿地的重要区域可以24小时不间断覆盖监测,同步还在减少对鸟类干扰的前提下,满足市民“云观鸟”需求。

每当飞鸟掠过枝头,监测屏上就会迅速显现出它们的种类名称和数量。这得益于保护区今年新投入使用的AI自动识别与监测系统。随着摄像头扫描一圈,鸟的种类就可以被识别出来并自动计数。这套生物多样性监测综合管理平台集物种分析、红外相机监测、高清视频设备、智能水闸控制、鸟类监测等功能于一体。鸟类监测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自动识别鸟类,还能对鸟类进行跟踪。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