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深圳国际仲裁院(下称“深国仲”)第三届理事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在前海国际仲裁大厦召开。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戴运龙会见来自境内外的理事会理事。 戴运龙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向各位理事的贡献和付出表示感谢,并期望深国仲在理事会的带领下,加快建设联动港澳、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通过国际仲裁这扇窗口更好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中国国际仲裁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创新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法治与改革相互促进的历程。2012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特别授权,深圳通过立法,在全球率先对特定仲裁机构实行法定机构管理模式,为深国仲建立起国际化专业化的法人治理机制,理事会对仲裁院的重大事项行使决策和监督职责。2020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进一步规范和保障特区国际仲裁机构改革,推动中国国际仲裁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创新和发展。按照立法,理事会理事三分之一以上要来自港澳和海外,目前第三届理事会15名理事中有9名来自境外,覆盖8个法域。 多年来,根据特区立法,深国仲理事会按照法定程序积极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推动深国仲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一个大跨越”。2012年,仲裁院受理仲裁案件金额39亿元,2017年增长至165亿元,2022年达到1272亿元,跃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423亿元。个案最高争议金额超300亿元,为亚洲有史以来最大,连年刷新中国国际仲裁案件争议金额之最。依约定已在深国仲解决纠纷的当事人涉及国别增至142个。 来源: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