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3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万余套智能终端织就电网“天眼”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5-2-13 20: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日,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监测工程师董新监盘时收到系统AI告警,信号提示某220kV变压器本体有渗漏油情况。他打开高清摄像头仔细观察,发现渗漏油形成油滴达到每分钟12滴,属于重大缺陷,立即通知设备运维单位及时处置,有效避免了一起可能因设备故障导致用户停电的事件。

“深圳电网主网生产领域每天有200多个作业面,以前靠人工去现场看,得派200多人,现在通过系统,2个人查看就行了。”深圳供电局二级领军专业技术专家黄炜昭说。

2012年,深圳供电局开始探索智能传感器等数字技术在电网生产运行中的应用,至2020年成功实现输电线路无人机巡视、设备程序化操作等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完成深圳首个智能化变电站试点建设。2021年,深圳供电局大力推动视频监测等智能终端的规模化建设,摸索建立了适应深圳超大城市电网的数字化配置标准与技术装备标准,并不断探索AI技术在电网运行维护中的应用。2023至2024年,深圳供电局完成输变电摄像头及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巢全覆盖建设,并将多种大小模型算法投入生产实际应用。

记者从深圳供电局了解到,目前,深圳电网基于10万余套智能终端规模化应用,建成输变配一体融合的生产运行支持系统,打造了一套能对电网设备运行实时感知的电网数字“天眼”,实现“云、管、边、端”资源的统一管理、协同分配,取代传统的人工巡线。以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为例,传统处置方式依赖运维人员到现场分析信号、定位故障点,需要三四个小时,而如今,系统平均只需12分钟就能准确定位故障,耗时减少90%以上,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效率提升还能通过数据直观反映出来。2024年,深圳供电局累计开展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视50余万公里、变电站远程巡视1.7万站次,年均节约运维人员路上往返3.2万人工时,极大降低劳动强度。依托强大的设备态势感知能力,实现61起设备异常的自动感知、超前预警,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时间平均减少1小时以上,数字电网新质生产力作用持续发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