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6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流感“特效药”看全球卫生公平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5-2-16 22: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达菲的故事》 [美]斯蒂芬· 阿尔伯 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尹俊波 等译 2024年9月版

■ 栾鑫

流感绝非小事。每到流感季,我们常被提醒接种疫苗、做好防护,但很少有人深究,在科学技术、公共政策和全球合作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复杂博弈。《达菲的故事》正是这样一本书,它以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的开发与全球部署为核心,深入探讨了药物研发、可及性与部署挑战。可以说,本书不仅是关于“达菲”的故事,更事关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全书开篇带领读者回到了达菲的诞生之初,展示了科学家如何通过识别病毒的“阿喀琉斯之踵”,设计出能够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为什么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这么困难?因为流感病毒不断变异,病毒的表面一年一个样。从人类免疫系统的角度来看,流感病毒是变幻莫测的靶子,免疫系统时常束手无策。直到首次破解了神经氨酸酶的分子结构,搞清楚了不同的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表面类型不同,但绝大多数病毒上都保有不变的关键位点——这个静止位点是流感病毒的“阿喀琉斯之踵”。靶点被发现,最终将其设计为药物干扰病毒复制的关键位点,而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迎来分子曙光。吉利德科学公司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方向持续研发,最终推出了达菲。

如果仅仅停留在科学层面,《达菲的故事》或许只是一部普通的科普读物,但作者的表达显然不止于此。他将达菲置于更广阔的商业和政治背景下,展现了其从默默无闻到全球瞩目的戏剧性转变。正是这种反转,让达菲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

达菲的诞生并未带来立竿见影的成功,它在市场上反响平平,一度濒临“边缘药”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2003年,H5N1将达菲重新推到了公众和政府的视野中。随着国际社会对迫在眉睫的大流行性流感担忧急剧飙升,达菲迅速成为世界上最耀眼的MCM产品(医疗对策产品),全球对该药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其商业命运彻底扭转。很快,达菲储备演变成全球达菲储备竞赛,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掀起了建立达菲政府储备的浪潮。

本书不但没有回避达菲所引发的争议,更引人深思。达菲的有效性并非绝对,它在发病早期使用效果最佳,但对于重症患者或发病较晚的患者,效果可能有限,而且达菲并非对所有类型的流感病毒都有效。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达菲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涉及到伦理和公平问题。在疫情爆发时,如何确保有限的药物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美国等高收入国家政府威胁要采取特殊法律手段规避达菲的专利,使其他制药商也能生产该药。而中低收入国家政府,尤其是世界上最贫困地区人们的生命则面临严重威胁。

《达菲的故事》通过一颗小药丸的命运,揭示了现代社会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复杂生态。从达菲第二次商业生命的开启可以看出,守护全球卫生安全,MCM产品有重要作用。MCM产品旨在更好地保护民众免受大流行威胁,世界上最著名的MCM产品就是达菲,本书不仅让我们看到科学发展对人类的保护,同样也加强了对MCM产品背后多方博弈的认知,了解到全球卫生公平面临的深刻挑战,尤其是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达菲等“战略武器”垄断的警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