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5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湖位居全国第四!“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首发!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6-23 13: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我国经济发展

由高速增长变为高质量增长时

人 才

成为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日

“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出炉

该榜单全面呈现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缩影

深度揭示中国人口流入现状和未来发展

在这份榜单上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位居全国第四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榜单

▽▽▽



据了解“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榜单由《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发布▼▼

该榜单实行全网数据解析,设立自2019年4月16日至2020年4月15日的信源区间,设定6个网络数据评榜维度,设立120个关键词标签;得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全程采集的客观资讯信息超过1亿条。


榜单实行全频视界测评,设置四项加权指标:网络数据分析的40%基础分值、县域专题调研20%加权分值、社会公众态度20%加权分值和专家评审意见的20%加权分值。


榜单前十分别是: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据 悉


来自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发布的《2019年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深圳是本科以上学历迁出人口最少的城市,体现了较好的人才粘性。深圳市是以创新为驱动的科技创新之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为聚集高端产业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配图来源:视觉中国】



除了上面这些因素

想吸引人才源源涌入

让更多人愿意留下来

改善居住条件也很有必要


长期以来

罗湖倾力呵护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梦想

致力让每个来罗湖奋斗的人

在这里都有“家”一样的感觉



[size=13.3333px]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设想一下:

3分钟内选定一套公共租赁住房

办理好手续

7月中旬就可搬入住所

这是怎样的“加速度”?

在罗湖,这不仅是想象



6月18日到24日  罗湖区排前800名的户籍轮候在册无房家庭和候选的800户家庭,将陆续走进由罗湖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精心布置的罗湖区棚改服务中心选房现场,按照流程办理相关选房、签约手续。


点击回顾:直击 | 不到3分钟选一个新家!罗湖800套公租房启动选房!


面对辖区土地的容量约束

罗湖将筹集住房的范围扩大

全市首创了新模式


与相邻的城区合作,通过异地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跨区域筹措保障性住房和人才房。由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准入门槛和条件,由罗湖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与企业共同负责运营管理,实现了人才住房规模化供应和专业化管理。




[size=13.3333px]罗湖区户籍在册轮候无房家庭配租公共租赁住房选房现场



对于每一位在深奋斗者来说

住 房


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住有所居,是美好生活的基石

也是对一座城市产生归属感的重要条件



[size=13.3333px]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

也刚刚走过不惑之年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

罗湖既面对着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

面临着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将引进大量人才

对住房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


民生问题越是遇到难点瓶颈

越要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如此让民众更切实感受到

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size=13.3333px]罗湖区户籍在册轮候无房家庭配租公共租赁住房选房现场


罗湖近年来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紧缺约束下建设筹集住房新路,通过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城中村综合整治、规模化租赁、盘活存量住房等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房源筹集力度。


可以说,跨区筹措公租房既是开拓创新的成果,也是责任心与民生情怀的凝结,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更多民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size=13.3333px]罗湖区筹措的800套公租房,分别位于龙岗区横岗天然慧谷(天健亲蜜家公寓)和南湾街道的朗华泊寓



住有宜居

是立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新起点

深圳在民生领域所担负的重任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一字之差,代表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size=13.3333px]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罗湖在筹措房源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齐全的区域,如与公交系统或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衔接的万科泊寓。


同时,大力推进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


概而言之,就是综合考虑房源地理位置、周边交通、区域学位等因素,在保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房源品质



[size=13.3333px]摄影:孙成毅 供图:深圳罗湖摄影学会


由此观察

罗湖在全市首创的

跨区租赁的保障性住房筹措模式

不仅破解了供给约束

而且创新公租房发展

优化了生活乃至产业空间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这一点延伸开来

对于深圳这座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来说,罗湖的创新做法极具启发性。相应价值与意义,能够放在一个更大的层面来评估和定位。它拓宽了城区认知边界,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空间资源的配置路径。


简单地说,它是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予以整合、优化、聚集的一次尝试,随着城市发展探索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其价值和意义将进一步释放和彰显。



[size=13.3333px]摄影:孙成毅 供图:深圳罗湖摄影学会


再以综合的视野观照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事关辖区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全区营商环境提升,更事关罗湖全面振兴发展全局。


当前,罗湖正紧紧抓住“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在新起点上推进罗湖振兴发展。这意味罗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慕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在此情形下,千方百计加大优质保障性住房房源筹集力度,让奋斗者在此享有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对罗湖的发展至关重要。


交通便利,生活配套完善,专业化管理,突出绿色、环保理念……这些既对"公共住房"有着重新定义,也表明"住有宜居"不只是一句承诺,而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现实。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人本的理念闪闪发光。




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

都不应当被辜负


解码"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罗湖实践

我们所能感知到的

正是罗湖以最大决心

履行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责任

倾力呵护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梦想


信息来源:深圳晚报记者 温琼,《小康》·中国小康网  记者 刘建华  实习生 陈娟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深圳新闻网,深圳罗湖摄影学会

统筹整合:罗湖社区家园网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size=13.3333px]来源:罗湖社区家园网
https://mp.weixin.qq.com/s/F1NkKOgliQqS0jH8u8prlw


本帖最后由 winteriscoming 于 2020-6-23 13:12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9Rank: 9Rank: 9

2
发表于 2020-6-23 17:55 |只看该作者
优秀!期待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罗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