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80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笋岗小学教师陈贵珍:接好特殊学生成长教育的“第二棒”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1-5-31 22: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从小在客家围屋中长大的罗湖区笋岗小学教师陈贵珍,性格外向活泼。她的父亲也是教师,受其影响,陈贵珍自小热爱阅读。她从小到大读的最多的杂志是《大众心理学》,大学期间她又主动选修了心理学。她觉得能成为一名融合教育的教师也许是一种“机缘巧合下的命中注定”。她总说,融合教育老师接手的是特殊学生成长教育的“第二棒”,在她看来,普适教育是“第一棒”,对特殊学生开展的特殊教育是在此基础上的“第二棒”。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特殊的孩子在成长接力赛的跑道上走得更顺畅。
“N+1”份教学计划
课堂上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一名学生抓起一把铅笔像射飞镖一样猛地甩向周围的同学,安静的教室瞬间“炸锅”,尖叫声此起彼伏;某次升旗仪式上,一名学生突然动手打另一名学生……这不是戏剧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陈贵珍工作中的场景。
作为一名融合教育老师,她对此习以为常。陈贵珍会先控制住那个“调皮”的学生,再安抚其他学生的情绪,维持课堂秩序,继续完成教学。陈贵珍并不会责怪这些“调皮”的学生,“因为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这些“调皮”的学生中有自闭症患者、多动症患者、智障患者等,疾病导致他们的认知行为和感统系统都异于常人。阅读、交谈,甚至上厕所这些普通孩子能轻松完成的事情,他们可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指导才能学会。为此,陈贵珍每年开学时都要先了解班上有多少个特殊学生,根据他们的情况为每个学生定制一份教学计划,然后再为班级做一份整体教学计划。“永远要做‘N+1’份教学计划。”陈贵珍说。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她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2015年,她调入笋岗小学,同年罗湖区融合教育试点学校项目启动,她开始融合教育系统性学习——通过专家讲座和培训进行理论学习,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2018年,她成为罗湖区融合教育“种子”老师,发表了多篇关于融合教育的论文并获奖。
享受延迟的满足感
在陈贵珍看来,融合教育处在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中间地带。一方面,很多家庭因为观念认知,忽视了孩子的问题。例如,不少多动症患儿总是因为“调皮、活泼”等理由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众对于自闭症等病症缺乏了解,常把这类疾病理解为“精神病”,导致家长担心受到歧视不愿将孩子送到特殊学校进行治疗。“还是希望他们能在正常的环境中长大,将来融入社会。”一位自闭症学生的家长这样说。因此,融合教育成为了这些家庭的惟一选择。

为了让大家摘掉“有色眼镜”,陈贵珍会积极劝导特殊学生的家长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确诊后她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专业医生以及心理老师、特教老师合作制定个性化教学和治疗方案。同时,她会向其他家长解释具体情况,争取他们的理解。她还会告诉其他普通学生:“你们的小伙伴生病了,有时会制造一些小状况,但你们依然可以成为好朋友。”

陈贵珍觉得融合教育就像种菜,播种后只需精心管理,不要期待马上丰收,就会收获一种延迟的满足感。然而,面对现实的压力,不少人也会选择放弃,她也常常问自己“这份坚持是否值得”。但每次看到学生的一点改变,她就会重拾信心,“有的孩子可能1年后会有所改善,有的孩子可能10年才能看到改变,但我相信他们终归会有所回应。”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