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8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务员与时俱进,咱不能自暴自弃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5-5-12 18: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月10日,广州市公务员招录考试开考。据报道,此次公考让考生大吃一惊:申论只有一题。很多考生误以为试卷印错了,有考生连问监考老师:是否试卷排版出了问题?据悉,今年申论的主题为“城市建设中的邻避困境”,材料从邻避的现实案例———某花园业主抗议变电站项目、W市市民抗议PX化工项目等,以及国内外经验和举措,通过正反对比,说明政府在规划邻避设施时应该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2 E4 ~/ N. R  K
  看到这条新闻,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相关的“邻避效应”,结果发现在百度词条显示的5个案例中,除了浙江余杭垃圾焚烧项目外,其他四单均出自广州,包括110千伏南德变电站遭遇周边居民抵制、花都垃圾焚烧厂选址之争等。这一方面说明词条编辑者可能对广州公共事务有偏爱,或者T A本身就是广州市民,对身边之事更有感触,援引时顺手拈来;另一方面,邻避困境在广州确已成为一大公共话题,隔三差五就有新的案例涌现,加之广州媒体一度又较为发达,网民行动力强,最终便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f) K2 Y* ~+ Y4 ?4 X
  在这样的背景下,欲成为公仆,自然要充分了解这个话题,否则谈何公共管理。很遗憾,我有限的一次公务员报考经验已过去多年,既没有应考成功,也不记得申论的答题要点。我简单认为,较之于邻避困境的成因和解决之道,前者可能更关键,因为只有了解缘起,才有措施预防,包括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落实环评和规划听证机制等。同样,了解成因以及官民互动的脉络,才有办法阻止事件反向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反过来突出强调解决之道并不明智,因为那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已付出。; d1 {* R& f( l7 l. {  G" x& t( e% }
  好在有公务员考试专家证实,我的基本判断是对的,因为本次申论的题干明确要求“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而非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看来,倘若我报名去“裸考”一番,也不是毫无机会。当然,对邻避困境有清醒认识、最终又当成了公仆的朋友,将来是否会充分依据规则来办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与过去很多年的情况不同,这年头很多领域的管理者是内行。而内行管内行,通常都是快、狠、准,知道如何巧妙地寻找规则漏洞,不跟大家兜圈子。对此,公众表达异议不是没有机会,只不过要更费劲。+ M* ^6 J- f; R: h& x- o6 x
  这个时代,我们都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没人可以幸免。这也是邻避困境频频诱发群体性焦虑的原因。公务员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应对术了,咱们也不能自暴自弃。南方都市报$ L! @: v7 w8 E) g$ K8 u

* `( N& z9 y2 K$ o( G+ e4 W; F* z' V/ J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3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5-5-15 15:0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