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身体不适查不出病?或是心理健康报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3-10-19 10: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身体不适查不出病?或是心理健康报警
9 Y  u  m8 j; s- V- h# o: b( w# G0 }躯体形式障碍?对许多人这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却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然而,这类病人中的绝大多数都频繁地“进错庙门”——虽然查不出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但他们深信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有问题的,于是成为综合医院的常客反复检查,结果劳民伤财又痛苦不堪。心理医生指出,躯体形式障碍其实是心理健康出问题的一种预警信号。
2 p" b" h8 {4 n$ ^) A9 A5 c6 Z" V1 p" O# f; M  z
1
$ X% y  W, M* W9 P. P2 _7 R
( {% y6 c* H* l) T0 B/ @8 H* r. [奇怪的病人( r: j) C+ _9 v: o5 M
- d- R7 U% y% y( T% i) N& J* R
小丽在家人的搀扶下入住了病房,她的一身衣着让人十分诧异:天气很热,她竟身披毛毯、头戴棉帽、脚穿棉鞋。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问诊,医生诊断她患上了“躯体形式障碍”。$ q8 p( y2 v, V: J- T) Q  |# R: q

& r- o2 Q1 }. q3 [' t/ {+ H3 z# F她的起病有个过程。七八年前,因为家庭经济变差、生活压力增大,她曾一度出现紧张、害怕,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人也非常急躁,但当时无暇顾及。之后,逐渐开始怕风、怕冷,一碰冷的东西,就连皮肤、肌肉、骨头都疼痛起来。根本不敢吹空调,也就不再上班,多数时间呆在家中,门窗紧闭。5 w, v6 |1 C. G# ?" D2 k  i- b  N

/ H! k$ _  I" v5 b7 \她自认可能患了风湿,中药治疗后感觉有好转。但一次自然流产之后,她变得更加怕冷,大热天仍身穿羽绒服,睡觉盖棉被,门窗密封。她上网查各种资料治病,自学了拔火罐后,经常给自己拔火罐,觉得头痛、骨头痛等都减轻了,可以外出活动,还跟家人爬山、逛超市。
( M& L! u6 L6 d' q2 v# I& L% Q+ c+ J& I8 v
命运似乎总爱跟她开玩笑,经历了宫外孕手术后虽生命无碍,但一切又回到原点,全身疼痛经常发作,无法正常生活。听说云南空气好,四季如春,她独自前往居住,自行练习气功;后又听说福建某名医推拿、针灸专治风湿非常有名,遂又到福建数月,每天都针灸,不敢轻易移动。
$ o& n! [5 f6 X, R$ L( R0 C3 N+ B2 Z/ A' Y- M
可是病情反而更加严重了,她觉得自己的骨头变形、疼痛更加明显,回深圳后四处求医,还是没有好转。这让她更加紧张、害怕,更加关注身体不适,也更加怕风,非常担心自己的病无法治疗,因而情绪消极。最终家人听从朋友建议,把她送到精神科医院住院。
& Z, X% J- c& \! b0 Y; X* }! l9 o# G% ?  I- C  j! ~
2
0 g7 a  Y! \; l5 x2 P- `" d6 h
0 w2 o0 I+ J+ c3 E怪病其实不怪2 `- U" @/ e- V! Y% {0 W

$ N  W2 N7 C; A' s( X/ V7 z家人认为小丽可能患了怪病,心理医生告诉他们,其实怪病不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 B2 N* b* _4 R) Z/ i% @3 b

. `1 ?6 y' W+ v. f0 @6 ?% P- _% }- }根据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杨颖佳的解释,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神经症。患者会反复诉说自己的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以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表现为诸如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头痛、倦怠等各种不适或疼痛,患者往往四处求医,不断要求医学检查,即使反复检查的结果都是阴性,患者依然无视这些结果,尽管医生再三解释其症状并没有躯体基础,也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而是对自己的各种躯体症状与不适深信不疑。
$ l' E- I5 d; _; Y8 r! j! L: B. j# j9 e  }
杨颖佳告诉记者,虽然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这类患者却在许多综合医院常见,因为他们深信自己有着躯体疾病,于是在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甚至急诊室反复就诊,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也易造成家人的不理解,患者自己也痛苦不堪。只有少数患者被转诊到精神科,直接来精神病院的则少见。
( _2 y: ~" g* W  T: M; w9 X- Y- U
3
! e" H# A1 q5 U( I8 Y2 v9 b! D1 s) N1 l. T9 z  R
与焦虑症抑郁症不同- \' W0 _5 t; h+ B; P
- Z( r* r" E: A# @/ D( G2 x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但它与焦虑症、抑郁症是不同的。三者如何鉴别区分?杨颖佳认为,一般来说,要考虑症状之间的主次逻辑关系,也要考虑症状的性质:
2 e* S1 H6 C; C3 B& ]
# _5 E5 h* j+ J4 }- J2 o伴躯体不适的抑郁症患者
7 n/ x9 {2 l+ N" d9 U. ^  `
3 j; X4 [6 E: I! t/ A7 G0 r7 [- o躯体不适只是他们的症状之一,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情绪低、疲劳、活动减少,还常伴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比如早醒、胃口变差、体重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自卑、内疚等,严重的会有自杀想法或行为。受病情影响,抑郁症患者有时求治心不如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强烈。他们很容易悲观,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他们都像戴了墨镜一样,看什么都是黑暗的、无望的。
6 N% `' \; [  h) U! ~" [/ q1 U1 Y1 m3 q: [! _; Q
伴躯体不适的焦虑症患者
9 {% s+ H7 V. s4 L8 R2 Z, r% |
  W: x  p: d" K! _& f  ], F& N3 t. T通常,急性焦虑的患者的躯体不适多为阵发性,也较经常向急诊科求助。即便是慢性焦虑患者,对躯体不适的关注往往也不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焦虑患者的主要问题是焦虑,躯体不适可能是他们焦虑的内容之一,但不会仅限于躯体不适,换言之,他们忧虑的对象可以是多样化的。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的躯体不适多会首先缓解,对于医生的解释他们也多能接受。* d" ?0 }; K* L! L, m3 k0 b7 C& ?0 C
* i8 @) n6 T+ f# @
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
; r, d! e6 j3 W1 r7 k7 W* I  D4 w3 b! U$ s5 O% |( z' X3 t6 g/ y
躯体不适是贯穿这类患者病情的主要内容,并且为了求证或治疗这些身体的症状,患者会反复就医。然而综合医院的诊断、检查结果或治疗,往往都无法改善他们的躯体症状以及内心的疑虑,也因此,患者常常在各大医院之间流连,导致病情拖延,而得不到有效的专科治疗。当然,他们也会有焦虑或抑郁的情绪,但很明显,这些焦虑或抑郁的情绪是围绕他们的身体症状而来的。2 ~  S6 ^# a" I9 F# X2 ?

& Y% Y) ^- f0 g  ?3 w: i5 P: j4
0 }. j$ U5 H) y% l
3 R# A- Y" p7 E) ]6 d+ l1 q显示患者遇到心理冲突% @& _" z2 `$ M0 B0 k* C3 X
( X' }% U4 r/ a* A5 C1 @
躯体形式障碍其实是一种信号,表明患者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此时反复去检查身体自然查不出什么结果,只有向心理医生求助,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那么,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预警信号”呢?
7 {0 `' q7 s4 L; H! S8 B
4 s, |( {7 G) X# z7 t“不伴有实质的器质病变的躯体不适症状,往往是人遇到冲突、困难时启动自动心理防护的结果之一。它的发生,往往并不经过人的主观意识的控制,是在人无法解决心理冲突时的一种自动化反应。”杨颖佳认为。$ i) i2 V4 R5 A7 q

8 R2 Y& D/ _3 m' l8 f- Z, s5 x她表示,患者的这类躯体症状在潜意识中能够为患者提供两种获益:一是可以变相地发泄缓解情绪、心理冲突;二是通过患病角色,既可以回避不愿承担的责任,还可以得到家人的关心和照顾(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回避责任”,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并不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意识,因此通常患者自身也会陷入“症状”中无法自拔,极其痛苦)。
5 F1 p6 S! w/ s# H% H, k) |3 }, m" J# r1 ~
这也与个性倾向有关。有些患者不善于表达内心冲突,对他们来说,描述躯体不适比表达情感要更为容易,他们有时甚至难以区分“内心感情”和“躯体不适”,因此即使患病与心理冲突等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讨论心理病因的可能。有一种观点认为,患者在情绪体验的自我感受和言语表达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于是其情绪体验只好通过所谓的“器官语言”释放出来,于是身体感到的各种不适,其实是在代替内心来表达。
, U: j$ W+ X! O' r4 M7 {+ D9 K0 `. B# l; ]) e! f
“身体的不适可以是身体的报警,但也可以是心理的报警。如果人们对心理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就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杨颖佳提醒。- @0 o2 \+ Q; F3 [9 K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