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7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需要“虎妈”还是“猫爸”?

当前离线 missyy    

Rank: 8Rank: 8

主帖
发表于 2015-5-16 09:33
    近来,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虎妈”毕胜男,俨然成为全民妈妈的话题焦点。她年轻漂亮,职场上呼风唤雨,为了女儿的教育,她毅然放弃一切,全面回归家庭。作为一个“虎妈”,她对女儿的爱既深沉又充满了现代人的焦虑。而与望女成凤的毕胜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希望女儿快乐成长的“猫爸”罗素,夫妻两人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合,上演了一系列“家庭战争”。
; o; Q0 m' T" n4 {    一直以来,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都被认为是没有绝对性的,一百个家庭会出现一百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触及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庭教育之困。除此之外,该剧以教育作为切入口,带出当下多代人价值观的碰撞,发人深思。有网友表示:“剧中狮子姥爷、狐狸奶奶、虎妈、猫爸、羊大姑和狼爸等,不仅是教育方法的PK,更是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价值观的一次全面呈现。”1 S6 Z9 Y+ f. g. I3 b- X: {
    孩子在一个家庭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不同教育观念的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困惑?我们应该如何去爱护和培养孩子?南方日报记者特意采访了有关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了以上话题。% I7 H  G' |  {5 x; ~& }3 M5 j
    中国式“虎妈”:1 C& P" K* o& b; {  }6 M% n, @
    一方面抵触,一方面趋之若鹜?
; x" C4 i+ J: Q$ {& u, K4 |/ O    2011年,华裔母亲蔡美儿的一句话——“严厉的中国妈妈比软蛋的美国妈妈要好”,曾经引发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虎妈”成为了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的缩影。“虎妈”代表的“魔鬼式”教育方法对不强调成功、相对松散的西方教育造成了冲击。8 R1 E( g$ }2 Q1 N( ^$ k+ v( B
    4年过去,“虎妈”从一个饱受争议的极端个例,成为更具普遍意义的育儿心理,说起“虎妈”这个名词,更多中国妈妈感同身受。在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毕胜男,坚持严格的教育方法,绝不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为孩子拉伸手指,向老师证明她可以练钢琴;她只让女儿吃无公害的有机蔬菜;为了能让孩子读上首都第一小学,卖车卖房,甚至全面牺牲自己的事业……这样看似咄咄逼人、不近人情的教育方式,竟屡次“战胜”了信奉西方教育、崇尚快乐和天性的“猫爸”罗素。最终,女儿茜茜的成长,尤其是在升学读书的大方向上,遵循了“虎妈”的指引。
0 V" h: O" p9 q. e9 c. W    有人说,现在的母亲对“虎妈”式的教育方法抱有极其微妙的心态,一方面对其怀有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又趋之若鹜。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日渐残酷的社会竞争。当妈的,随着孩子的成长,遭遇着各种孩子间的比较,她们恐慌甚至无所适从,于是就为自己和孩子敲响警钟,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拼尽全力。有教育专家表示:“现在80后的年轻家长,有了足够的物质条件,可以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对于更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他们同样感到迷惘,有的选择了和父辈相反的宽松式教育,有的则在逐步向‘虎妈’靠拢。”: h! ^, }( ]! A: E$ X* M& r
    “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加把力,真的恐怕对孩子的未来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也是大部分母亲的心声。正如剧中毕胜男将自己和弟弟毕然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分享给婆婆时,也道出了自己坚持让女儿上最好学校的初衷——父母的严格是孩子成长的明灯,我作为一个棍棒下成长的孩子,最终并没有因为父母的严苛而心生怨恨,反倒是充满感激。5 P6 x5 u# G6 M
    中国式“猫爸”:
( h6 }! H  m9 Z7 C, v    “虎妈”教育中的“绊脚石”?; t- d2 r% g5 x, U! e2 _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虎妈”背后,总会站着一个“猫爸”、“羊奶奶”或者“鹿爷爷”。“对于现代人来说,教育观念多元,在一个家庭,‘虎妈’和‘狼爸’同时出现的几率不是完全没有,只是较低,通常‘虎妈’身边都有与之形成反差的力量,这已经比较普遍了。”“狼爸”萧百佑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 q% \0 ^4 r! ]
    在剧中,当毕胜男对孩子的钢琴训练、家庭作业进行严加管教、拒绝让步的时候,“猫爸”罗素总是从中调解,甚至站在孩子一边,帮助她逃避各种训练。蔡美儿和同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的丈夫鲁本菲尔德,可以说是“虎妈”、“猫爸”的雏形。当鲁本菲尔德为女儿的某种行为进行辩解和维护的时候,总会开导蔡美儿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虎妈”蔡美儿却总是充满讥讽地反击:“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是的,每个失败者都会声称这一点。”, z) d4 u& Q* l) D6 K' M8 d0 S$ A+ h
    在蔡美儿的书中,丈夫的角色就像是“虎妈”施教的“绊脚石”,很多人将书中的鲁本菲尔德视为西式教育的代表,衬托着中式教育的强势和成功。直到今天,鲁本菲尔德的角色逐渐被定义为“猫爸”,指那些在家教观念上和“虎妈”完全相反的父亲角色。4 `5 P6 v' |# ?: J: G, k
    随着剧集的热播,“猫爸”的形象也是愈加丰满,其润滑油一样的教育方式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大家普遍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猫爸”的角色讨人喜欢,能和孩子们更好地沟通,但更多家长表达了对“猫爸”那一套理念的忧虑,认为“虎妈”尽管看上去面目可憎,但“虎”派教育有它的价值,不应该全面摒弃。“‘虎妈’的教育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孩子成长的总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如果不这样教育,说不定会培养出舅舅毕然那样生活上的混混呢。”
. X  _7 E' S5 K/ `% ~' m# }3 r5 B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爱玲看来,“虎妈”和“猫爸”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所处的家教状态,这不仅反映了教育观念的选择,更反映了背后的社会根源。“当家长面临优质学位竞争时,更容易出现教育观念的转变。”袁爱玲认为,当大家面临孩子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转变和过渡的时候,尤其容易产生焦虑和变化。正如剧中毕胜男从女强人转变为“虎妈“,正是发生在孩子升学的时候,因为身为职场女强人的毕胜男知道社会竞争的残酷,所以她才坚定地认为应该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全面武装起来。但也有专家指出,大多数家长无意中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简单叠加,家长如果过分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4 d- R* u  k/ v" _6 W* D; M
    ■专家意见
8 U5 @, P7 _& k, u" e    “没有哪个家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k! t8 f4 f$ |+ P    受访人:袁爱玲(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L  q, d$ ^- z" q% \    近年来,随着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普及,很多不同的教育理念在网上不断碰撞、传播。很多家长,尤其80后的家长,他们在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上都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说,他们都不愿意把孩子管得太严,都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极端和激烈的“虎妈”模式已经很难被大家接受了,社会上也不会单方面地去评说“虎妈”、“猫爸”的对与错了。大家更多的是综合各种模式和观念,去理解和探索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 t* z5 O" g3 |* D
    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文学影视作品的产生必然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最近热播的《虎妈猫爸》也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孩子受教育的状态和家长的困惑,“虎妈”、“猫爸”的产生绝对不是单方面形成的,而是有其社会根源的。现在的“虎妈”虽然比以前普遍,但很多“虎妈”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教育方式各有不同,但在对孩子的期望值上,没有哪个家长的内心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 S' ]8 E' q- V6 G8 V; c# S    如果一个家长原本抱着“孩子快乐就好的观念”,对孩子的学业和技能相对放松,但看到周边的家长都为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成才问题在精打细算时,久而久之,这个家长不可能不被周围的人所影响,然后就会出现像剧中毕胜男那样在教育理念上的转变。这就是深刻的社会根源,但这不能全怪应试教育,毕竟中国人口多资源少,这才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 A  d7 P3 H  Y5 ]) X3 \  I
    另外,现在的家长都想培养社会需要或者是家长需要的人才,不管孩子的意愿和天性。其实我们应该在尊重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人格。像剧中奶奶那样一心想将茜茜培养成小公主,那只是家长的意愿,最后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家长所想的那样。
, K! I! W: n) v    “父亲是太阳,母亲是月亮”
) q# t  m9 G/ A& f/ |    受访人:萧百佑(中国狼爸)
5 ^# {! Y  S* H& T    对于我来说,“猫爸”这样角色的产生,来源于父亲自身的心理,他们可能希望和孩子拥有比较宽松的关系,害怕自己的孩子“恨”他,希望以“宽松”换来“感恩”。其实,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因为中国的国情和外国不一样,孩子们面对的教育资源和生活资源毕竟不同,孩子的竞争也激烈得多。1 o# b" q+ ?! p
    另外,我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让孩子自己话事,就是给了他们自由。其实,孩子们在形成自我价值观之前,可塑性还是很大的。这个年龄可以划分在12岁,这个阶段是最需要家长参与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塑造健康、完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过于放松,只讲求快乐,是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认知的。
6 q9 E& U9 d( M! O4 ?    另外,在我看来,“虎妈”和“猫爸”的角色,打乱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父爱是山,母爱是水”的惯例,其实这才是中式家庭教育的根基,我们坚持了这么多年,现在这一切都发生了巨变,更多的家庭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权交给了母亲,家庭教育都是母亲说了算,以往家庭中“严父慈母”角色的设定开始向“慈父严母”转变。
; r0 L5 m% E/ j2 z: l) t6 `    这个现象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特别是我们的男子汉教育。“虎妈”、“猫爸”这样的角色分配,容易让我们的男孩子失去男子汉气概。我希望更多家长能够清楚,中国传统教育里面的陪伴,本来就是和西方不同,我们的父亲不一定都要向他们全面看齐,并不是只有背着孩子买菜做饭才是好父亲。在我看来,父亲带给孩子最好的形象力量应该是树立榜样,这点上我不认同“猫爸”的做法。“虎妈”在我看来同样也是有偏颇的,因为她替代了父亲的职责。我始终相信,“父亲是太阳,母亲是月亮”这样的模式是最好的,父亲负责刚毅、坚强、诚实和勇敢这些气质和理念的传递,母亲负责慈善、善良和细腻等内涵品质的滋养。3 ^+ _; q5 @' t
    南方日报记者 钟 琳 实习生 吴玫婷

Rank: 3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5-5-16 15:23
都不要,要正常的爸爸妈妈

Rank: 4

3
发表于 2015-5-16 21:07
适合自己的就好,,每个家庭都不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Rank: 32Rank: 32

深坛之星

4
发表于 2015-5-16 21:5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