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48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庆明教授之温法治疗肺部感染病案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8-1-14 1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曾庆明教授之温法治疗肺部感染病案 名中医工作室 罗湖区中医院中医工作室前言
这是一个曾庆明教授用附子、干姜、麻黄、细辛、人参、黄芪等“温”的手段,成功地退了一例极虚弱老叟重度肺部感染发烧病案。其峻温少阴、双补少阴与太阴、不适时机的温散外透太阳,以及温散、散利寓于温补之中的用方选药技巧,值得总结。
黄**,男,74岁;高血压43年。一诊:2017年8月9日星期三;
【主诉】反复发热10余天。
【现病史】反复发热10余天,高热最高至39度,西药联合用最好的抗生素,热降至37.3-37.9度,10天过去了,热仍不退。缘于去年6月17日脑中风小脑出血8毫升,于脑前庭“打钻”,而遗有生活无法自理、脑积水和间断性小癫痫发作。2个月前因行支纤镜检查后出现发烧,诊断重症肺炎和肺水肿,而后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而行气管切开术,并建立鼻饲,从鼻中喂食,并术后次日即发烧。二个月来持续联合最好抗生素,发烧虽降但持续在低烧37.3-37.9度。
刻诊:体温37.3,喉中痰声漉漉,气管切开引流出口处每天盛痰量达300毫升,清稀如水,夹少许粘痰,食纳减少,神疲乏力,目光呆滞,气短汗出,白天嗜睡,晚上烦躁,大便有时失禁,手颤抖,口不渴,舌淡紫苔薄白,脉沉弦细稍数尺弱重按则无。
【治疗】:嘱停所有抗生素,鼻饲主要以淀粉分食物为主。辨证为:
1、少阴不足而致阴寒内盛,加之久用抗生素苦寒伤寒,阴寒逼阳外出,所以用真武汤;
2、太阴脾气虚弱而致痰饮不化,所以既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又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
3、且因插入支纤镜时必有受寒过程,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透寒外出。形成温、补、透三管齐下之治疗局势。
【处方】黑顺片15克炙甘草10克红参20克(另炖兑服)炒白术10茯苓15桂枝10炙麻黄10细辛6生姜8片炙黄芪30白芍10大枣8枚:2剂,每剂浓煎一次约200毫升,每三小时一次,早中晚分三次鼻饲服。
【二诊】(2017年8月12日)——六诊(2017年9月20日)
服至1.5,烧退。微信嘱止后服;去麻黄和细辛,再服1剂。神色转佳,痰漉声消失,痰量减半,食纳见增,但仍有150毫升清痰似水,舌淡紫,苔白润,脉细弱尺似无,但已不数,大法不变,主药依然,先后合用过五苓散、保元汤,或增加炙黄芪、葶苈子等中药,诸症持续向愈,清稀痰水每天约70-80毫升。但近因输蛋白后,痰变稠加之不慎受寒,又发烧3天,此次未用西药,体温在37.4度-38.2度之间,伴气促神疲,嗜睡食减,痰水稍增约120毫升,刻诊体温37.6;舌淡紫、苔薄白,脉弦细沉而数。取温、补、化、和四法,和用陶节庵再造散+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黑顺片30炙甘草10红参20葶苈子30柴胡20黄芩10炒白术10茯苓15桂枝15炙麻黄10细辛10炙黄芪30白芍15生姜8片大枣8枚:3剂,每剂煎二次,每天服4-5次,共服2天。
【八诊】(2017年9月23)——十五诊( 2017年11月15日)
烧退,痰减,食增、神振,余症亦减;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弱稍数。治疗仍以温补少阴与太阴阳气为主,温化寒太阴与少阴寒饮为次, 选方用药进退于四逆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保元汤之间加减:
【处方】茯苓50桂枝20炒白术30鱼腥草30后下炙甘草10泽泻20猪苓15炙黄芪30红参20(另炖兑服)葶苈子30大枣10枚制附子15先煎生姜8片等。
近四个月来,在鼻饲保障饮食和气管切开保障呼吸的基础上,未再用西药抗生素和白蛋白之类的营养支持类药,未再发烧,痰水量控制在70-90毫升之间,而且4个月中只有一次小癫痫发作,持续约3分钟,诸症均在平稳或控制之中。 方用苓桂剂+五苓散+保元汤加减。

. U3 d) v% }  W; s按语
本病案为74岁老年患者,平时生活无法自理、脑积水和间断性小癫痫发作。长期使用鼻饲引流,因此容易存在慢性炎症。患者气管切开引流出口处每天盛出如清稀之痰水,食纳减少,神疲乏力,气短汗出,大便有时失禁,口不渴,舌淡紫、苔薄白,脉弦细沉而数,可知为少阴不足而致阴寒内盛,太阴脾气虚弱而致痰饮不化,因此用真武汤+四君子等健脾补气之类药+解表寒之药。表证消后则用五苓散+苓桂剂+保元汤等温化类补药。本病案患者脉稍数,是由于患者机体虚弱引起的,是虚证,因此仍可用温补之药。

【讨论】:

   1、 肺部感染有炎症,抗生素消炎祛除病因是一种办法,而中药温补阳气化饮也是一种办法。实践证明,当肺炎嫁接在一个三阴虚的身体上,后者才是控制感染的主要途径。本案两次用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苓桂术甘汤加减,峻温少阴兼疏透太阳,两次都成功将虚弱老叟之烧退下来,事实本身已经说明,温阳、温化、温散及其兼相并用可能退烧。

   2、 如何控制阳虚性炎症?老师认为:只要有“脉微细,但欲寐”和食少气短之少阴肾与太阴脾虚,则可大胆放于附子、干姜与人参与黄芪之中。另外,“内生之寒,治宜温补”,理中汤、四逆汤皆是应证之方;而“外生之寒,治宜温散”,则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陶氏再造散,也是克敌之剂。

   3、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张仲景出二方,太阴之饮用苓桂术甘汤,少阴之饮则用肾气丸。老师认为,这是仲景选方举例,并非印定之剂。当急性炎症清稀之痰如水般状时,肾气丸不及另一首治阴水名方真武汤。而且不论中焦太阴之痰还是下焦少阴之饮,五苓散都可选用,温化兼渗利也。

   4、 病情稳定后再合保元汤,即人参,黄芪,肉桂(老师有时用桂枝)炙甘草,形成温少阴、补太阴、化痰饮、益元气之治疗格局,未再西医抗生素和营养的白蛋白而四个月病情向愈,本身说明寒邪(寒饮、寒痰、寒瘀、寒湿等)病在三阴,温补是主线,舍此即是舍本。

   5、五苓散  气不化水是五苓散证的病机关键;《伤寒论》中的五苓散证,是在外感表邪的情况下,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人体的水液既不能应表而汗,又不能敷布排泄,故出现“有表里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并治》的五苓散证,则是在内伤杂病过程中,出现了气不化水、水气上犯、清阳不升的现象,故仅有里证,没有表证。因此,只要具备脱水与蓄水并存这个特征,即使没有发热、脉浮的表证,亦可放手使用五苓散。抓住气不化水的病机关键,” 本病案中患者肺部痰水多,说明说上焦气化功能失常,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而五苓散主要功效是化气利水,故本病案患者可用五苓散加减。

微信图片_20180114170649.jpg
3 f! n" m' w% @( G3 e患者家属所送锦旗,以对曾庆明教授表示感谢
0 G. u; j6 I$ h' c) p4 j* i- d
微信图片_20180114170655.jpg
(就诊信息,长按识别二维码)

( q. z$ v! G! b4 Q6 S- x5 `% l
2 O2 w: a& s" [7 u& M/ k/ G9 }7 b# B4 ]
本帖最后由 曾庆明名中医工作室 于 2018-1-14 17:00 编辑 # {3 v( Z0 I# R. w, F( v  a& a1 }3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