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75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湖5年创新推出6类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让养老专业又舒适

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8-18 20: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8月16日,罗湖“双周发布”举行“医养结合”专场。罗湖区卫生健康局、罗湖医院集团、深圳市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家单位作主题为“让老人更健康、更安全、更幸福”的发布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巡视员孙美华出席发布会。
2014年8月,罗湖区率先进行“医养结合”探索,成立了全国首家以福利中心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老年病专科医院。5年来,罗湖创新“养中有医、机构养老、医中有养、居家签约、社区示范、互联网+”六类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有效化解了“养老院里看不了病,医院里不能养老”的矛盾。
为提升治疗老年病技术,今年2月,罗湖区还引进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阿尔茨海默病医疗团队。该团队是深圳市首个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方向的“三名工程”团队。该团队带头人、世界著名阿尔茨海默病专家、曾任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评委的Bengt Winblad 教授来到发布会现场,并介绍相关情况。
养中有医:社康中心与日照中心“联姻”
在罗湖,有不少老人,会选择“日间照料中心”养老,罗湖社区养老实现医养结合的显著标志就是社康中心与日照中心“联姻”。
2014年5月19日,罗湖的原住民社区渔邨社区率先启动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渔邨日照中心与渔村社康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为该中心老人提供建档、巡视、康复及诊疗服务,同年,该中心在第三方的行业评测中荣获第一。
目前,罗湖区已有90%的日间照料中心与附近社康中心合作,利用技术和设备优势,为日照中心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康复服务,对现有养老资源进行优化和补充。
机构养老:医院“搬”进了养老院
2014年8月8日,罗湖迈出大胆的一步,在拥有952张养老床位的区属养老机构内设置了首家医养结合医院——深圳市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短期入住、康复、养老为一体的老年病专科医院。
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院长邱传旭。
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院长邱传旭介绍。近年来,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举办全国第一届老年人合理用药大学,病床也由30张床扩展到104张床,为满足老人需求、打造学科品牌腾出空间;2016年4月,老年病医院组建了深圳首家老年性认知障碍病房,自2016年底开展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障碍免费筛查,截至2019年7月,已累计筛查34192人次,其中1672人次为可疑患者。
同时,老年性认知障碍病房通过三名工程,引进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阿尔茨海默病医疗团队,成为深圳市首个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治疗方向的“三名工程”团队。2018年8月,老年病医院设立了“关爱病区”,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提供“四全照顾”服务。
此外,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完成《深圳市医养融合服务规范》的制定并通过市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形成深圳医养结合地方标准。
医中有养:在医疗中融入养老服务
在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入住的老人有些多病共存,医院在给他们提供医疗护理的时候也在考虑如何照顾到他们的生活起居,让老人生活得有质量,生命有尊严。医院为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全照顾服务,为辖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医院内的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丰富的老年人活动。
据了解,罗湖区中医院莲塘新院也计划对一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托管,设有200张养老病床,充分利用中医药为养老提供服务。
居家签约:家庭医生成为健康守门人
90岁高龄的林大爷,子女都在国外,长期独居,曾因前列腺重度增生而到罗湖医院接受手术,术后回到家中,翠岭社康中心给林大爷建立家庭病床,长期的陪伴与照料,家庭医生已渐渐成为林大爷家中特别的“家庭成员”。
家庭医生在老人的生活中,开始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罗湖共有6.5万65岁以上老人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还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在家中开设家庭病床,截至2019年7月,罗湖区累计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家庭病床2937张,医生护士定期上门,提供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等服务。
社区示范:实现“养老不离村、看病不离床”
如果说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是机构养老的一面旗帜,那么黄贝岭养护中心则是罗湖社区养老的典范。
深圳市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黄贝岭养护中心副院长张哈明。
深圳市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经理、黄贝岭养护中心副院长张哈明介绍,黄贝岭村很多老人的子女常年居住国外或在深港两地居住,不能常年陪伴在老人身旁,常形成老人独居现象。
为使老人更好地养老,由深圳市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体投资建设、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运营管理的黄贝岭养护中心应运而生,10层养护中心大楼坐落在黄贝岭村中,里面社区健康、养老、居家上门服务无缝结合,老人“养老不离村、看病不离床”。
社康服务中心、空中花园、康复室、配套设施有全自动医疗护理床、无障碍洗手间、全自动洗澡机等。在黄贝岭社康原有医疗功能基础上,由同一队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健康、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休闲娱乐等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
除了满足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社康为入住老人建立档案并据此进行慢性病、营养、心理、跌倒风险评估,通过信息系统实施个性化管理,设立上门医疗服务小组、全-专结合工作室、居家养老关怀小组、老年人综合评估中心。此外,他们还前后2次特地聘请了日本的养老专家,从老人照护、管理层人员等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互联网+:打造“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
罗湖区正打造医养结合“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提供基础护理、常用医疗护理、常用中医护理共43项护理服务项目。该平台可实现手机下单、护士到家的“网约护理”服务模式。同时远程平台建立健康管理移动终端,与医院检验、影像信息相对接,并利用可穿戴移动设备采集健康信息,实时进行动态监测和干预。
作为罗湖医改亮点的医养结合,罗湖将分散的“医疗”和“养老”资源结合起来,建立地域性老年病医院、社区养护中心,开设家庭病床服务,让涵盖健康体检、预防接种、风险评估、慢病管理、上门护理、家庭病床、日间照料、短期托养、长期养老、康复治疗、临终关怀的整合型服务贯穿于老人生命全周期,使老人在养老的同时能得到规范的健康管理和个性化医疗服务,提升了养老服务品质,减轻了政府的养老压力。
2015年,罗湖入选“全国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示范区”创建试点;2017年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工作典型案例;同年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2017年11月,确定为“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单位”;2018年荣获深圳市家庭发展十大品牌项目。
此外,“罗湖模式”开花结果也吸引了不少优秀的人才,Bengt Winblad 教授就是其中之一。阿尔茨海默病是老人常见疾病,2018年3月,Bengt Winblad教授与罗湖医院集团朱飞奇入选深圳市“三名工程”,并成功引入罗湖。
Bengt Winblad教授介绍,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是在2019年2月与罗湖医院合作,在合作前,罗湖医院集团的团队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累计筛查超过3.4万人次,发现了超过1600人次阿尔茨海默病可疑患者。与罗湖合作的第一年组织了一次国际会议,并启动了博士生/博士后的招聘,联合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项目。持续不断对患者进行诊断讨论,提高诊断质量。取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减轻居民和家庭负担。
他解释道,早防早治是阿尔茨海默病工作中重要的环节,罗湖以居民健康为核心,进行了“罗湖医改”,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障碍免费筛查服务,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与在瑞典开展的阿尔茨海默病工作的理念不谋而合。
下一步,他希望依托罗湖现有的优秀科研基础,能够与来自罗湖的阿尔茨海默病专家团队共同在临床、基础研究和社区居民干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谋新发展、为中瑞双方的居民谋切实的福利。
【读特新闻+】
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市卫生健康委巡视员孙美华,听完罗湖的介绍,我想知道您是一种什么感受,您对罗湖有什么建议?
孙美华:听完罗湖的介绍,我很激动。罗湖就是出经验、出成果的地方,在大家没做的时候他就在那里探索了。虽然深圳的平均年龄才33岁,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是罗湖提前去探索,总结了刚才的模式,引进“三名工程”团队,引进Bengt Winblad团队。
罗湖在应对老龄化到来的探索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打破了过去政府部门之间相对独立的一种状态。二是以点带面,成体系地建设。三是多方合作,调动社会的一切资源来参与养老。四是标准先行、规范运作。
罗湖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试验田,也探索了很多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也计划在全市推广罗湖的做法,因地制宜。
记者:作为全国首家以福利中心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老年病专科医院,医院为养老院提供的具体服务有哪些?
邱传旭:老年病医院给福利中心提供的服务非常多,首先是我们把药给管起来,我们一开始就开办了老年人合理用药大学,从以往的诊疗行为转移到非常重要的预防,我们通过建档、评估,把老年人跟健康有关系的给管理起来,由医生到老人床边巡诊,还有防跌倒这方面。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在老人生病之前有所作为。
记者:刚才介绍了很多在生病之前做的工作,如果在生病之后养老机构和医院的转诊机制是什么样的?
邱传旭:转诊的基础是要建立一个系统。通过罗湖医改,整个罗湖主要的医疗资源都已经进行了整合,现在在整个罗湖的卫生系统中各自的职责都非常明确,有了明确的分工,再加上信息系统,现在转诊不是什么难题。
通过信息系统,老人转诊到罗湖医院,我们在信息系统能够看到老人的情况,医生也能从信息系统看到哪个居民在罗湖医院集团所有的医疗行为,包括体检报告。
在转诊里面还有技术上的关键点,如何准确转诊,这就需要对医生进行系统培训,如何识别这个老人在什么时候该给他什么样的医疗服务。还有学科之间的协作,也就是远程会诊在里面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