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家园网讯:1985年建成的国贸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建设奇迹,1995年建成的地王大厦彰显了国际友好交流的新高度,2011年建成的京基100大厦成了深圳城市精神新地标……细数深圳高度排名前五的建筑,罗湖就占两席。站在罗湖看深圳,不断刷新的天际线,是“深圳速度”和“深圳高度”的体现。 商业楼宇高效汇聚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是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城区竞争力的关键力量,被视为“空中聚宝盆”“垂直印钞机”。然而,楼宇经济经历了从单纯提供“空间”的1.0阶段,到“空间+配套+服务”的2.0阶段,再到如今的“空间+产业+运营”的3.0阶段。如何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破除楼宇经济发展瓶颈,激发“空中聚宝盆”新潜力? 1月20日,罗湖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在粤海城顺利召开,吸引近100家主题楼宇及重点企业代表参加。罗湖区重磅推出首批30栋主题楼宇,发布“孵化器—加速器—创产用房—主题楼宇”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空间运营体系,全力打造楼宇经济高地。 以楼聚产:打造主题楼宇,加速产业细分领域集聚 过去几年,罗湖新增产业空间近450万㎡,未来还将释放600万㎡优质空间,这些空间主要集中于楼宇建设。摩天大楼不断涌现,面对庞大的存量市场,如何标新立异,避免同质化发展?产业聚集是答案。 2025年被罗湖区定位为“产业提升年”。刚刚结束的罗湖区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当前,罗湖区正以产业生态为核心,以主题楼宇为载体,以完备的产业要素为保障,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为支撑,全面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强辐射力迈进。 在这一背景下,罗湖按照“一楼宇一特色”的原则,打造高标准主题楼宇。这些楼宇聚焦传统优势产业及“2+2+N”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金融、专业服务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计划打造30栋总面积约150万㎡的主题楼宇,以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为确保主题楼宇的顺利推进,罗湖采取了分批挂牌的策略。对于已初步形成集聚或已有头部企业意向入驻的10栋楼宇,已完成了首批挂牌,并致力于打造“深圳市特色软件名园”“罗湖低空经济产业园”“罗湖空天大厦”“罗湖货代物流专业楼宇”等特色楼宇。其余20栋楼宇也将分批挂牌,以提升各个楼宇的显示度。 同时,罗湖还聚焦主导产业链主企业,实施精准招商。通过出台楼宇经济专题政策,并与楼宇业主方、运营方等联合招商,探索创新招引模式,如“补改投”“租金换股权”“以投带引”等,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主题楼宇,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的产业生态。 空间统筹:提升“亩产率”,供应高效产业空间 楼宇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如何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空间里发挥出最大效能,提升“亩产率”,成为罗湖楼宇经济发展的关键。2025年,罗湖区建立了空间统筹机制,整合全区物业信息,实现楼宇底数动态更新,便于企业精准查找匹配房源。 在空间品质提升方面,罗湖区加快了增量楼宇的高标准建设,如城建梅园等一批商务楼宇的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质空间。同时,推动存量楼宇高水平改造,增设停机坪、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提升了楼宇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 为了满足企业对高品质、低成本空间的需求,罗湖还打造了一批孵化器和加速器空间,以“拎包入驻”的方式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支持和服务。此外,罗湖通过整合社区低效公配物业,探索将500平方米以上的闲置公共配套改为产业用房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 活动现场,罗湖区人民政府与深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华强先进技术创新研究院分别签订了三个孵化器、加速器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将强化空间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罗湖前沿科技、智能硬件、海洋科技等领域的集聚,吸引和培育更多的新兴企业。 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慧军介绍道:“我们的孵化器聚焦打造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中心、产品研发的技术方案中心、产品生产制造中心以及技术成果与产品的交易展示中心。目前,我们已经与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旨在将高校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工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华强的硬件优势,精准对接并转化为实际产品并在罗湖落地生产,希望在未来形成一个国际性的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圈。” 服务进阶:构建“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迈向楼宇经济3.0时代 随着楼宇经济的发展,罗湖区已经迈入了楼宇经济3.0时代。为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罗湖区构建了产业部门、企业服务、街道“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招商、项目、服务”全周期服务。 据悉,每栋楼宇都设置了“三位一体”的“楼宇服务专员”,他们分别来自产业主管部门、企服中心和街道办,定期在楼宇驻点,提供全生命周期闭环服务,通过分级分类包干管理模式,实行政务服务“楼内事、楼内办”、企业服务“上门办、线上办”,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此外,结合区内优势,罗湖区还强化了定制式深度服务。通过开展“我为企业找市场”行动,丰富“罗信贷”系列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市场、政策、空间等各类要素保障,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在楼宇配套方面,罗湖区引导楼宇配套咖啡馆、健身房等多元化业态,支持公共会议室等“策展型”“共享型”办公空间运营。同时,提升“数治”水平,建设集产业服务、公共服务、品牌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专业运营,通过整体委托等方式,推动楼宇物业实施整体集中管理。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罗湖区加快楼宇周边公配设施建设,完善蔡屋围、莲塘、清水河等片区公共服务配套,开通罗湖口岸-笋岗无人驾驶小巴线路,改造完善深房广场等楼宇直升机停机坪,构建立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为企业的便捷出行和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楼聚产,以产兴城。罗湖区正以楼宇经济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多元消费“宝地”、创新生态“热地”、营商环境“高地”、综合成本“洼地”,以最优的生态、最好的服务、最全的要素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 记者 曾南希 编辑 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