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2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全年组织“深调研”580场次,提案立案627件,完成办理事项3794项,反映社情民意510件,421条建议被采纳落实; 开展数十次协商议政,提出的一大批意见建议被纳入党委政府的“决策盘”,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支持委员“身”入基层“心”到群众,累计开展各项履职为民服务活动300多场次,举行18场“身边事好商量”、17场民生主题“深聊会”,推动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全年市政协委员参与履职活动9000多人次,涌现出8名优秀履职标兵、72名优秀履职委员; …… 一串串闪亮的数字,记录着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以来,深圳市政协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的履职“新样子”,也展示了深圳市政协以“协”成事、以“商”求同、以“专”提质,助力深圳现代化建设迈出更加坚实步伐的新作为、新担当。 党建引领“一子落”各项工作“满盘活” 筑牢思想之基,把牢方向之舵,方能行稳致远。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政治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上,团结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同心奋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实践。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定期向市委汇报党组工作,请示报告重大事项46次,自觉在市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始终与市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党建引领“一子落”、各项工作“满盘活”。这一年,市政协坚持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聚人心,党建贯穿履职全过程各方面。首次召开全市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组建了党员委员活动小组,机关党建、委员党建“双线并行、多点发力”,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打造了一批成色足、亮点多的党建工作品牌。这一年,政协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市政协机关开展“六大行动”创建“六型机关”入选2024年度市直机关模范机关创建优秀案例,2个党支部被评为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1个党支部被评为工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政协党建与履职工作相融互促、齐头并进,高质量的党建为政协事业创新发展夯基固本。 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一批建言纳入党政“决策盘” 规划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国家重大战略和光荣使命,对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实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如何助力这一重大平台更快更高质量发展?围绕“聚焦打造科技硬核,大力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深圳市政协2024年发动全国、省、市、区四级政协委员以及行业专家近百名深入调研,并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提出9方面36条具体建议。 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 过去一年,市政协始终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按照市政协年初的各项工作安排,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协商议政活动。这些协商议政活动中,有关乎前海、河套、沙头角等重大平台建设的,有聚焦高水平开放、优化金融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等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还有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助力民生发展的。市政协组织委员、专家深入调研协商,通过“深聊会”“委员议事厅”等平台、综合运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汇聚智慧力量。 每一场调研协商都全力以赴、做深做实;每一份建言都力求务实精准、拿来能用。一年来,市政协协商议政成果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政协建言之智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工作之效。如市政协经过调研协商,就“推动深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出33项160条建议,在我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等行动计划中得到充分采纳,积极助力深圳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此外,市政协还全力服务市委重点工作安排,如积极开展市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工作,深入企业、行业、协会开展走访调研和挂点服务,广泛收集意见建议277条,推动解决问题241项,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赞誉。 架好连心桥办好暖心事写好“民生答卷” 推动改造华强北街道福强社区“邻里之家”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为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打造170米的校外风雨连廊,在深圳湾公园增加多个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和无障碍停车位,在梅林街道社区试点引入智能化24小时厨余垃圾投放设施……聚焦身边微实事,解决民生大问题。2024年,市政协组织了18场“身边事好商量”,深入社区联系群众,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衔接贯通,找到“最大公约数”,从而推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32个“微实事”得到有效解决。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一年来,市政协坚守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密切联系界别群众,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了各界群众心坎上: 就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关切,提交民生提案163件; 通过18场“身边事好商量”,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答卷”,解决民生实事32件; 深入开展“一对一”挂点联系社区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9场,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深入实际察民情、献计出力解民忧; 修订出台《深圳市政协委员工作站工作办法》,建强委员工作站、界别群众联系室,鼓励和支持委员开展各项履职为民服务活动300多场次,让各界群众真切感受政协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聚焦“优化为民办事预约机制”等组织17场民生主题“深聊会”,增进共识,聊出成效,一大批建议在协商中转化成了惠民举措;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政协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年来,市政协履职为民、服务人民脚步不停,架好连心桥,办好暖心事,用心用情写好一份份“民生答卷”。 加强团结联谊携手向前看合力往前干 2024年10月30日,在“大道同心 团结奋进”——“走进深圳政协”公众开放日活动上,来自深圳8所学校和教研机构的32名师生观摩了深圳市政协“委员议事厅”,参观了“协商聚伟力”主题展览和协商民主实践基地,走进市政协机关,近距离感受协商民主的脉搏。 “原来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我们接触和正在享受的很多政策,都和政协的工作密不可分。”参加开放日的师生们大开眼界。 2024年,市政协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为契机,在全市政协开展“大道同心 团结奋进”主题活动,歌颂新时代、唱响主旋律,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走进深圳政协”公众开放日就是其中一项活动。 除了开展主题活动,市政协还通过深化与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港澳台侨界的团结联谊,不断扩大“朋友圈”,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积极促进“五大关系”和谐,旗帜鲜明唱响经济光明论,广泛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携手向前看、合力往前干。如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聚焦深港合作平台建设,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协商议政28场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推动深圳市政协历届港澳委员联谊会成功换届,赴港澳开展团结联谊活动,与港澳委员及各界代表人士近300人次深入交流,服务“一国两制”大局,同心开创美好未来。 启动第五季《深圳口述史》征编工作,记录100位口述者宝贵的深港记忆,描摹人缘相亲、商缘相连的时代画卷,全网累计传播量达3.8亿,《深圳口述史》先后入选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年度项目大展”和第十四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委员讲堂”开讲十周年,迎来第300期,全年举办8场活动,邀请1300余名群众现场参与,756.6万余名网友在线同步收看,获评2024年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开展4期“政情通报会”,帮助委员更好知情明政、提高履职实效;举办8场“委员议事厅”活动,网络直播在线观看量超640万人次;制作播出“政协热线”节目40期,倾听群众声音,传播知识与正能量……市政协通过各种途径讲好“政协故事”,传播共识,为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笃行回望交答卷,赓续奋斗谋新篇。 站在新起点,市政协将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奋力跑出深圳政协“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