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社区家园网论坛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219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月饼不妨“浅尝辄止”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9-25 18: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j' B3 d3 @- ]  i" g/ y# Q
& N$ B. k# p' R6 X# g2 |
; ~1 g2 l- W- P3 ^  d2 n
  中秋临近,节味渐浓。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款式和口味的月饼层出不穷。节日期间,如何既能品尝美食,又能保持健康和好身材?专家认为,吃月饼应该浅尝辄止:“健康的成年人建议一天吃一块月饼,老人和小孩食用半块为佳,慢性病患者或‘三高’人群最好不吃或少量尝鲜即可。当然,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月饼大小可酌情调整,这样既能兼顾健康,又能享受节日氛围。”
8 b, [) v. r9 m6 D5 k! O+ m  $ g( W, f! ^- m# g
  月饼是一种传统美食,不但外观精美、口感独特,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是,月饼再怎么华丽,也仍然脱离不了高糖分、高油脂、高热量的本质。所以,吃月饼切忌暴饮暴食,应浅尝辄止,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5 J; M( A7 ]$ S0 V  
, v$ u0 a( h5 P8 u8 j& x- [  但有些商家抓住了用户既想吃月饼又想健康的心理,故意打着“养生”的旗号来推销,于是养生月饼在卖场中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事实上,有些月饼虽然标注了含有多种营养元素,但还是无法改变其高糖、高油的事实,充其量,只是商家宣传的噱头罢了。/ K( p. _; ^' T+ D( L$ p
  
* l7 C( Y5 f. R$ W  单就养生来说,我国“无糖”的要求是食品中每100克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而市面上的无糖月饼主要是指月饼的饼皮、馅料中不添加蔗糖。这类月饼中依然含有较多淀粉,淀粉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热量,同样会引起“高糖”。5 I8 U$ I0 ?% y& c
  
# s& D3 k3 n8 Z! P  并且,在月饼的制作中,由于粗粮粉颗粒较大、质地松散,如果加多了,月饼就很难成型,因此,即便是在粗粮月饼中,粗粮比例也不会太多。所以,为保证口感,商家一般会大量加入油脂,无形中反而会使消费者额外吃进去过多脂肪。
- E" ^, q( H4 `  
7 F3 O  Y9 B! l* K4 B" f, G1 p  也就是说,月饼的制作工艺本身就决定了高脂高糖,而养生注重的是低脂低糖,两者明显相悖。虽然饮食养生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健康方式,但必须讲究科学营养搭配,远远不是中秋节吃几个“养生月饼”就能起到作用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商家以养生月饼的噱头吸引顾客,这就需要相关执法部门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制止商家虚假宣传的行为。
( ?5 J$ ]' p2 b: X& b7 q; f+ h6 I  
5 \  J8 \* i" ~9 Z% j$ q  _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所谓的“养生月饼”不但没办法保证质量,还把主要精力放在包装和宣传上。一些月饼包装花哨、宣传浮夸,有的甚至连生产日期和产地都没有。据报道,有商家竟然在网上廉价买下精美包装盒,然后把粗制滥造的月饼放进去,俨然就成了“养生月饼”。这样的月饼别说养生,就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也很难得到保证。1 t/ M- p# _+ J6 s) V
  
& ?& N0 _' g' l4 L. H  月饼作为一种美食,承载着传统文化。我们在品尝月饼时,更多是为了铭记历史,而不是将其作为养生工具。作为新时代的消费者,理应学会科学、健康地吃月饼,既不能贪多,更不能被虚假宣传麻痹。; e( {& T8 y8 D1 a1 }3 {/ `

$ V/ O- L" N, X" M) P7 }  有关部门应多向市民宣传月饼的正确食用方法,同时对月饼乱象严加治理。除了对生产作坊、商场、超市等领域的月饼进行质量抽检外,对网络平台上的销售监管也不能松懈。要多管齐下,强化多方综合治理,从月饼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都严格把关,最大限度保证月饼质量安全。(北京青年报)
& d1 O% S; {- B8 j& m2 |  y5 ~
1 A: i' s% Y- Z: n: X
5 Q6 t5 n0 L( v8 X  L3 H  o" [" h
6 b* y) X% d)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